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北京淋巴瘤国际研讨会|阮嘉教授: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三大问题”和新趋势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4/12 11:00:14  浏览量:2486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18年3月30日至4月1日,第五届北京淋巴瘤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会议对淋巴瘤的治疗、新进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肿瘤瞭望》有幸邀请到美国康奈尔医学院纽约长老会医院阮嘉教授深度剖析了套细胞淋巴瘤研究领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分享了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新趋势。

阮嘉教授
 
《肿瘤瞭望》: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罕见的疾病,进行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有诸多困难,临床试验最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化疗是否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阮嘉教授:套细胞淋巴瘤的研究领域有三大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如何把新药融入到目前的规范化治疗,这会对病人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缓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很多生物类型的药物需要常年服用,如何设定一个标准来评估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是尤为重要的。
 
第三,关于病人的诊疗标准,是否每个病人都需要立即治疗?是否每个病人都需要强化治疗?如何选择对每个病人都受益的治疗方式?
 
《肿瘤瞭望》: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应用,哪些患者可以考虑无化疗模式?
 
阮嘉教授: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病人有机会选择无化疗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既是希望,又是挑战。如何选择病人和药物对症下药,哪些病人适合无化疗模式?如何选择生物制剂,是单用还是复合应用?如何配合化疗,移植,或者CAR-T?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
 
有些病人因年老或身体素质差,无法耐受化疗,这种情况无疑是会受益于生物制剂治疗的。
 
某些年轻患者的套细胞是惰性的,没有高危的基因突变,或者生长速度较慢,或者没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要先确诊,然后可以选择入组新药的临床试验。
 
另外还有非常高危的群体,比如tp53基因突变的患者,虽然无病生存期或者总生存期在强化治疗下有显著提高,但是仍有很多人会复发。 这种情况值得探讨小分子新药组合式的应用,或者和化疗结合,来提高对这些高危患者的疗效。
 
《肿瘤瞭望》:小分子靶向药,比如伊布替尼,安全性和毒副作用如何?是否如临床试验预期的那样理想?
 
阮嘉教授:小分子靶向药用药方便,比如像伊布替尼,单药疗效好,总缓解率是60%到70%,完全缓解率能够达到20%以上。这给很多患者带来福音,但它毕竟是一个靶向性的药物,它有特效性,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主要副作用是出血现象,比如皮肤瘀斑,但很轻微,没有严重临床后果。但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服用抗血小板或者抗凝药物的病人,还是应该谨慎选择。另一个副作用是对心脏的影响,老年人、有高血压或冠心病者,可能会引起心室的心律不齐。密切随访和患者教育都是有必要的。
 
《肿瘤瞭望》:CAR-T细胞治疗或者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阮嘉教授:目前CAR-T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比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已有很多疗效较好的数据。我们可以借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但不是所有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都是一样的。套细胞淋巴瘤是非常特殊的,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再下定论。
 
关于套细胞淋巴瘤的异基因移植,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关于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毒性方面数据不多。这个治疗可以作为试验性或者预备性的选择,如果某个患者比较年轻,或者有供体,其他治疗方法已尝试殆尽,此时可以考虑移植。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式,比CAR-T的数据更成熟一些。
 
专家简介
 
阮嘉教授
 
阮嘉博士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肿瘤内科副教授, 擅长于淋巴瘤诊疗和临床转化研究。阮教授毕业于享有盛誉的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洛克菲勒大学、及纽约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三校医师科学家联合培养项目,获得了“MD/PhD”双博士学位。随后取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医生独立研究资助,在癌症免疫生物学和肿瘤微环境方向进行系统深造。阮嘉博士在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和纽约长老会医院完成了内科学和血液肿瘤专科培训后回到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任职。
 
阮教授主攻淋巴瘤临床和转化研究,旨在开发针对淋巴瘤亚型包括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的新颖疗法。她是美国血液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LLIANCE合作组织和淋巴瘤研究基金会MCL研究联盟的积极成员。研究工作得到了淋巴瘤研究基金会,ASCO基金会,白血病和淋巴瘤协会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助支持,并以第一作者或/和通讯作者身份在医学研究杂志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临床肿瘤杂志(JCO)、血液(Blood),癌症研究(Can Res)等发表了大量文章。她是2016年美国临床研究论坛十大临床研究成果奖的获得者。阮嘉教授热衷于中美血液淋巴瘤交流,2014起参加并主持“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积极为家乡苏州大学的淋巴瘤亚专科建设和临床研究的发展做贡献。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付丽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阮嘉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