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左手临床 右手病理 乳腺癌MDT热点问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3/13 19:00:00  浏览量:787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学科诊疗(MDT)是提升乳腺癌诊治水平的重要模式,涉及的科室有乳腺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需要每一个科室充分沟通和合作才能为患者制定完整的治疗方案。本期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杨晓民教授和病理科袁勇教授,分别从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的角度,阐述乳腺癌的诊疗规范,并在细节中体现MDT的意义。

 

 

《肿瘤瞭望》:日常工作中,乳腺癌患者都需要清扫腋窝淋巴结吗?为了规避乳腺外科清扫淋巴结的数量和病理诊断的数量不符的现象,病理科如何保证乳腺淋巴结取材完整和诊断规范?

杨晓民主任:我们知道,乳腺癌主要是通过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方式发生全身转移的。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肿瘤小于2cm的,淋巴结转移率约为10%;肿瘤2-3cm的,也只有30%的患者在初诊时出现淋巴结的转移。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并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问题是,临床医生如何在术前和术中对患者的淋巴结状态进行准确地评估呢?


术前的评估主要是临床评估,包括临床触诊、超声、钼靶及MRI等影像学的检查。如果在临床评估中,比如触诊中发现有明显肿大的有转移可能的淋巴结,建议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的穿刺活检或淋巴结清扫。如果术前临床评估淋巴结转移阴性,则需在术中对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的活检。前哨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中第一站可能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可以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态,其准确率可以超过95%,因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有转移的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临床医生通过在乳房内注射示踪剂,找到并取出第一站转移的前哨淋巴结,在术中进行快速的病理学检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发生转移,只摘除数个前哨淋巴结,就可以使绝大部分患者免受腋窝淋巴结清扫带来的痛苦。但如果前哨淋巴结呈阳性,那一般就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袁勇主任:在淋巴结的病理评估中,取材是病理医师巨检的重要环节。小的淋巴结最大直径不足1毫米,取到极为不易。即便再难,病理医师们也会仔细寻找那些散落在脂肪中的微小淋巴结。有的手术标本对淋巴结取材要求很严格,比如大肠癌根治手术标本至少要找到12个淋巴结,如果一次找不到,第二天要再找一遍;如果数目不够,需要经过取材室小组长确认签字。此外,外科医生准确把握标本量大小、标记的准确性等,也会影响后续的病理取材。


对于乳腺癌患者最后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的环节,比如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开展的越来越多,也有逐步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趋势。临床和病理需要确认清扫淋巴结中癌转移的这三种情况(孤立肿瘤细胞、微转移和宏转移)。需注意的是,在前哨淋巴结中看到肿瘤细胞并不代表都是淋巴结阳性。比如孤立肿瘤细胞(isolated tumor cell,ITC),即淋巴结内的转移灶小于0.2毫米,或者单张淋巴结切片中不超过200个肿瘤细胞。ITC应当仍属于淋巴结阴性,归为pN0,缩写为pN0(i+),提示临床该病人淋巴结有孤立性肿瘤细胞。ITC的预后意义目前仍不太清楚。当然,微转移和宏转移都算淋巴结阳性,现在临床上已经有针对微转移或宏转移的不同局部治疗方式。


《肿瘤瞭望》:针对接受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病理科制定专门的乳腺新辅助治疗后病理申请单,您觉得定制的申请单对临床工作是否有帮助?


袁勇主任:随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的增加,我们发现临床申请单存在患者信息不完整的情况,新辅助的标本不常规标注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史,导致病理科老师取材不充分,最终不能出具准确的病理诊断报告。因此,病理科专门制定了个体化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申请单,包含患者之前的治疗史、检测史、乳腺癌专属分子基因检测等。病理科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更完整和准确的病理诊断,使病理诊断与治疗方式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组织标本存在固定不及时和不充分的问题。标本及时充分的固定是病理制片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因为组织标本是属于“有限资源”,标本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也是难以补救的。由于组织固定不佳,造成抗原丢失,将影响切片质量,也将导致诊断困难或无法诊断,甚至影响免疫组化比如HER2、ER、PR等及基因检测结果准确性。因此,及时、剖开、足量固定液的固定非常重要。


针对这个问题病理科与手术室充分沟通,病理科老师亲自去手术室教手术室老师如何剖开固定标本,从源头解决标本固定问题。


杨晓民主任:在平时工作中,乳腺外科与病理科的沟通纽带就是手术标本和申请单。病理申请单是临床医生协助病理医生做出诊断的一项依据,申请单中各项内容在病理诊断中都有一定的参考性。病理科制定专门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申请单,包含的内容信息完整,不仅可以帮助病理科医生做出诊断,更能使临床医生尽早得到准确详尽的病理报告,以便尽早对患者实施精准规范的治疗。



《肿瘤瞭望》:同时病理科也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标本制定了格式化的病理诊断报告单,您认为这种格式化的报告单对临床和病理有什么样的帮助?


袁勇主任:今年4月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0版)》共识中提出格式化病理诊断报告单,同时今年11月我也参加了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委会报告单的规范化意见讨论,对于格式化报告单的制定我认为非常必要,而且这一意见也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科室也专门制定了符合临床要求的格式化病理诊断报告单。格式化诊断报告的优点是规范化,所有需要报告的内容,不管阴阳性结果有无多少,都要有所记录,以免遗漏。


以MP评分系统为例,这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采用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评估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单独对淋巴结进行评估,容易造成忘记评估淋巴结的现象。格式化病理报告单包含的内容完整,对于规范病理检查,完善病理诊断,积累病理资料有重要的意义,增进病理临床之间或病理医师之间的交流。再者,格式化诊断报告使用固定的模板,填写和打印也很方便。


杨晓民主任: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格式化病理报告单,使临床得到更多的病理诊断信息,评价更加客观,与国际接轨,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手术切缘情况、新辅助治疗后的MP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判断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组织标本pCR或non-pCR状态,更加科学、精准、规范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肿瘤瞭望》: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诊断时的TNM分期,您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能更容易发现TNM分期较早的乳腺癌患者?


杨晓民教授:近年来,随着女性保健意识的增强,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体格检查不能触及明显肿块,仅通过乳腺彩超、钼靶、乳管镜、MRI等辅助检查发现病灶,即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对于未扪及的乳腺病灶(如小肿块、钙化灶、结构扭曲以及导管内占位),可以在乳腺超声、X线或MRI等影像学引导下进行乳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如空芯针穿刺活检、真空辅助活检、金属导丝定位手术活检、染料引导手术活检等。有研究显示,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nonpalpable breast cancer,NPBC)较可触及肿块乳腺癌更容易发现TNM分期较早的乳腺癌。


《肿瘤瞭望》:您认为病理科与临床科室的紧密交流能为工作的开展带来怎样的获益?您对此有何分享?


杨晓民教授:可以说病理结果是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每一位肿瘤科医生都希望第一时间能快速准确地拿到患者的病理诊断,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我院病理科还是非常高效,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穿刺标本一般在24小时内就能拿到相应的病理结果。一方面是得益于病理科的高效,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双方紧密的沟通。病理科在和我们交流的过程中会提出,多提供一些患者的病史、临床检查等基础信息,包括肿瘤的大小、影像学的分级、是否做过抗炎治疗或新辅助治疗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病理科医生做出诊断结论。特别是一旦发生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不一致的情况下,双方进一步沟通,找到判断不一致的地方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在病理上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能帮助临床医生在第一时间给出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袁勇主任

陕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临床肿瘤病理诊断工作,擅长淋巴造血、乳腺、妇科和皮肤软组及儿童肿瘤的病理诊断等

担任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病理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分子病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西安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胃肠道间质瘤专家诊疗委员会委员。

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和自然基金项目。

主编头颈部肿瘤专著一部,先后发表专业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被SCI收录二篇。


专家简介

杨晓民

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院二病区 副主任

陕西省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办公室 秘书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肿瘤整复分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西安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保健协会乳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与国家自然科研项目1项,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3项。获陕西省科技二等奖1项,参编专著1部,获国家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收录3篇。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